一品堂16年专注于真实好产品
要知道心脑血管疾病
可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致命杀手...
50岁以下人群的健康隐患
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
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必须引起足够警惕!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推荐冻干纳豆激酶
以往大家对纳豆的印象
可能不算特别美好
黏糊糊的口感配上迷之气味...
不过不妨碍纳豆确实是好东西嗷!
有科学依据
作为纳豆原产国,日本很早就注意到长期服用纳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日本媒体对此也有大量相关报道,如:
《纳豆可减少3成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为世卫组织公布的世界第一长寿国,日本对人类头号疾病死因—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控制成果有目共睹。多项研究显示,长期服用纳豆对日本人预防心脑血管病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纳豆激酶被发现的缘起。
需要说明的是,纳豆激酶的功效作用不是仅根据调查统计而简单得出,而是经过了近40年不断的科学研究,以及一系列实验所证实的,有充分的研究和应用上的科学证据:
1980年,日本文部省驻芝加哥研究所研究员、心脑血管医学博士须见洋行在芝加哥大学偶然进行的一次溶栓药物实验,发现了纳豆提取物(主要成分为纳豆激酶)具有强力的血栓溶解作用:其溶解人工血栓的速度,是常用溶栓药物尿激酶的19倍。此后该实验被医学界多次复制并证实,须见洋行也因此被称为“纳豆激酶之父”。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含量高
日本纳豆激酶协会规定纳豆激酶的每日正常维持量为2000Fu以上,并不是FU含量越高越好,FU含量过高人体不会吸收,市面上号称有一万个以上FU明显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冻干纳豆激酶含量是6000FU/袋,是起到溶解血栓的真正理想值。所以纳豆激酶不是活性越高就一定越好!
纳豆激酶在国际上的标准单位为“FU”,是指每粒纳豆激酶产品的纳豆激酶含量;“FU/g”是指每克纳豆原料中的纳豆激酶含量,两者存在区别。
冻干技术
将纳豆在低温(-10℃~-50℃)状态下充分冻结,然后在真空(1.3~13帕)状态下使冻结的固态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华,当中药的含水量在5%以下时出仓的脱水干燥的中药称为冻干中药。